数学

长白山资源与环境

  • 基于生长性状的糠椴优树选择

    陈乐;于聪;刘扬;龙生;都佳怡;石妍妍;张馨元;穆怀志;

    通过比较糠椴不同单株的生长性状并选择优树,为糠椴优良家系和无性系选育提供参考。以306株糠椴单株为材料,计算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分枝角、冠幅和通直度等7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并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参试单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生长性状变异系数介于31.62%~99.00%,其中,材积的变异系数最大。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和冠幅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合主成分分析与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价的结果,最终选择LT029、LT071、LT069、LT252、LT156、LT053、LT135、LT292、LT028、LT041、LT039、LT212、LT215、LT281、LT072、LT132、LT034、LT237、LT235和LT035等20个单株为糠椴优树。入选优树的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分枝角、冠幅和通直度的现实增益分别为38.18%、75.83%、206.75%、26.82%、18.17%、12.00%和61.39%,可以初步确定上述糠椴优树为糠椴采种和采穗的首选母树。

    2025年04期 v.26 436-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 迎红杜鹃叶纯露提取及挥发性成分

    李佳慧;孙阳;黄佳祺;于志会;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迎红杜鹃叶纯露并结合响应面法设计试验,以料液比、蒸馏时间和蒸馏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感官评价。同时,利用GC-IMS技术分析迎红杜鹃叶纯露的挥发性成分及动态香气变化。结果表明:料液比1:6(g:mL),蒸馏时间45 min,蒸馏温度115℃,感官评分最高。共检测出20种挥发性成分,以醇类为主,其次为醛类、酸类、酮类、苯类及酯类。

    2025年04期 v.26 44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 人参皂苷Rd对AngⅡ诱导心脏重构和炎症的影响

    杨格格;闫爽;赵日升;李宁;庹萍萍;李若楠;孙靖辉;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d(ginsenoside Rd, GRd)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脏重构和炎症的影响。方法 6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通过皮下植入微型渗透泵输注AngⅡ(1μg/(kg·min)),每天不间断输注,持续4周,建立高血压心脏肥大和过度重构模型,空白组小鼠输注生理盐水,最后2周灌胃给予GRd。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AngⅡ)、给药低剂量组(AngⅡ+25 mg/kg)和给药高剂量组(AngⅡ+50 mg/kg),每组6只。每周测量小鼠血压和体质量,第4周通过心脏超声评估小鼠心脏功能;收集小鼠血清和心脏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AngⅡ、心房利尿钠肽(A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评估心肌损伤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脏肥大情况,马松三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情况;RT-qPCR检测心脏组织肥大和纤维化指标(Myh7、Col1a1和Tgfb1)及炎症基因(Il1b、Il6和Tnf)mRNA水平。结果 小鼠血压测量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输注AngⅡ小鼠均表现出收缩压显著升高;ELISA试剂盒结果显示,输注AngⅡ小鼠血清中Ang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血清中ANP和CKMB水平显著降低(P<0.01);心脏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GRd可有效缓解小鼠心脏肥大;马松三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显示,心脏组织纤维化显著减少;RT-qPCR分析显示,GRd可明显缓解AngⅡ诱导的心脏肥大、纤维化及炎症相关基因表达(P<0.05,P<0.01)。结论 GRd可缓解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纤维化和炎症反应。

    2025年04期 v.26 451-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基础医学·药学

  • 神经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MPTP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郭笑;杨文闯;林睿;邢佳莹;曹雨嫣;崔云鹤;李亭昱;

    目的 探讨神经干细胞来源外泌体(exosome, Exos)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 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模型小鼠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差速离心法提取Exos,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法鉴定Exos。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模型组(MPTP)及Exos治疗组(EXO),MPTP、EXO组腹腔注射MPTP,EXO组尾静脉注射Exos。给药结束后进行行为学观察,行为学试验结束后,眼球取血,断髓处死小鼠,收集脑组织。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抗氧化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提取的Exos呈碗托状,符合Exos形态特征;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Exos标志蛋白CD9、CD63均有表达。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MPTP组小鼠血清中SOD、GSH水平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MPTP组比较,EXO组小鼠血清中SOD、GSH水平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NC组比较,MPTP组小鼠脑组织中Nrf2、HO-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MPTP组比较,EXO组小鼠脑组织中Nrf2、HO-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 神经干细胞来源Exos对MPTP诱导的PD小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2025年04期 v.26 458-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 牛磺酸通过调节iNOS活性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李枫;马惠丽;乔超峰;张广超;鞠明;姜维华;王立英;

    目的 探讨牛磺酸(taurine, Tau)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大鼠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yoFbs)增殖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AngⅡ诱导体外培养大鼠乳鼠myoFbs增殖,建立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 MF)模型。MTT法检测myoFbs增殖;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胶原蛋白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myoFbs胞浆中的表达。结果 Tau(30、60、120 mmol/L)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myoFbs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与AngⅡ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表明,Tau可通过提高iNOS在myoFbs胞浆中的表达和促进蛋白合成抑制myoFbs增殖,与AngⅡ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Tau可提高iNOS在myoFbs胞浆中的表达。结论 Tau通过提高iNOS在myoFbs胞浆中的表达,促进NO合成,抑制myoFbs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起到抑制MF作用。

    2025年04期 v.26 464-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 胃癌组织中PAX6表达及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赵艳;武迪;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配对盒基因6(PAX6)表达情况及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胃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AX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MGC-803,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做其他处理)、空载体转染组(转染空载体质粒)、PAX6过表达组(转染PAX6过表达质粒)。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及ADAM10、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中PAX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各组细胞周期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AX6过表达组G_0/G_1期细胞占比高于空载体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S期和G_2/M期细胞占比低于空载体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01)。转染5、7 d, PAX6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空载体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细胞划痕试验显示,PAX6过表达组细胞培养24 h的细胞迁移率明显低于空载体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PAX6过表达组胃癌细胞ADAM10、MMP2、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空载体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PAX6低表达,过表达PAX6能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可能与下调ADAM10、MMP2、MMP9蛋白表达有关。

    2025年04期 v.26 469-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临床医学

  • 康柏西普两种给药方案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临床疗效

    张睿;张富程;石盛玲;桑英旗;冷瀛;

    目的 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3+PRN与5+PRN两种方案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仅单眼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的患者120例(120眼)。根据入组顺序和个人意愿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60例(60只眼),B组60例(60只眼)。A组患者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1次/月,治疗3个月后按需注射3+PRN;B组患者注射1次/月,连续治疗5个月后按需注射5+PRN。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进行为期1 a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6、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此外,检测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5个月时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浓度,并观察PRN期间两组患者注射次数、总注射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1、3、6和12个月,两组患者BCVA均有所提升,CMT均有所下降(均P<0.05)。特别是在治疗后第6个月和12个月,相较于A组,B组患者BCVA显著提高,CMT明显降低(均P<0.05)。在治疗后第3个月和5个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中VEGF和MCP-1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此外,在治疗后第5个月,B组患者VEGF和MCP-1浓度显著低于A组(P<0.05)。在按需治疗(PRN)期间,B组追加注射次数显著少于A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平均注射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结膜下出血及眼压升高均已恢复。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3+PRN和5+PRN两种治疗方案对DME患者治疗均有效,但5+PRN方案在降低CMT、提升视力方面优于3+PRN方案。5+PRN方案对于降低外周血中VEGF及MCP-1浓度优于3+PRN方案。5+PRN方案在PRN期间追加注药次数明显少于3+PRN,但1 a内总注药次数两组无明显差异,临床需结合患者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2025年04期 v.26 474-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 不同年龄共同性外斜视患儿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效果

    李叶玥;高燕;周传海;陆春均;王爽;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共同性外斜视患儿双眼外直肌后徙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依据患儿(98例)年龄分组,3~6岁纳入A组(32例),7~12岁纳入B组(45例),13~18岁纳入C组(21例)。所有患儿均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比较3组患儿手术前后斜视度、立体视功能、斜视儿童生存质量量表(Child-IXTQ)评分和手术正位率。结果 3组患儿术后视近、视远斜视度和远近立体视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术前(P<0.05);A组患儿术后Child-IXTQ评分大于B组和C组(P<0.05),3组患儿术后Child-IXTQ评分均大于术前(P<0.05);3组患儿术后1 d、1个月和3个月手术正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3个月手术正位率均高于术后1 d(P<0.05)。结论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用于治疗不同年龄共同性外斜视患儿均有效,可有效矫正眼位,促进患儿斜视度、立体视功能和生存质量改善,对于3~6岁低龄患儿生存质量改善更突出。

    2025年04期 v.26 480-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 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预测胰腺癌T分期的诊断效能

    寇佳玉;孟姮;

    目的 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特征预测胰腺癌T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行腹部MRI增强检查的79例胰腺癌患者,36例T1、T2期患者为早期组,43例T3、T4期患者为进展期组。应用飞利浦后处理平台IntelliSpace Discovery(ISD)在患者增强T1WI的轴位图像上勾画胰腺肿瘤范围,得到该病灶的所有影像组学特征。应用FeAture Explorer 0.5.4将患者以7:3随机分配为训练集(55例)和测试集(24例)。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CC)初步筛选特征;应用递归特征消除法(RFE)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一步优化影像组学特征,获得与T分期高度相关的特征数据;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线性判别分析(LDA)、逻辑回归(LR)3种分类器构建区分早期和进展期胰腺癌模型;比较上述模型在交叉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从而得到术前预测胰腺癌T分期的最佳模型。结果 基于PCC和ANOVA降维优化后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SVM分类模型预测性能最佳,该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为0.915(95%CI,0.835~0.994),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3、0.833和0.920;在测试集中的AUC为0.944(95%CI,0.844~1.000),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17、0.846和1.000。结论 基于增强MRI图像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对胰腺癌术前T分期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2025年04期 v.26 485-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 经皮超声造影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白莹莹;范梅贞;俞爱萍;姜云彪;

    目的 探讨经皮超声造影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分别行常规超声及经皮超声造影检查,对检出的疑似恶性SLN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经皮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对SLN的诊断价值,并将超声检查中发现的可疑恶性SLN穿刺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皮超声造影诊断SLN的指标优于常规超声;经皮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对SLN诊断的准确率较高。结论 经皮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对乳腺癌SLN检出率更高,且良恶性鉴别更精确,可提高超声引导下腋窝SLN粗针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和准确率,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2025年04期 v.26 491-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

    王靖博;杨学良;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第2天开始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则从术后第7天开始常规肠内营养干预。两组患者均持续观察至术后第30天,分别监测两组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如CD4~+、CD8~+、NK细胞活性)及人血白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恢复情况和营养状况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第7天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活性也显著增强(P<0.05),表明其免疫功能恢复较快。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第30天人血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营养状况改善更明显。此外,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提升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5年04期 v.26 495-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 糖尿病足患者血清Gal-3、CXCR4及感染相关指标与介入治疗预后关系

    邹子博;陈卓;田野;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及感染相关指标与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糖尿病足患者74例(糖尿病足组),均接受介入治疗;同期健康志愿者37名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al-3、CXCR4及降钙素原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记录白细胞计数;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介入治疗后6个月,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价疗效,分为再狭窄组和非狭窄组。结果 糖尿病足组患者血清Gal-3、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CXCR4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Gal-3、CXCR4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不同Wagner分级的糖尿病足患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Wagner分级的升高,血清Gal-3、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逐渐升高,CXCR4水平逐渐降低。再狭窄组糖尿病足患者血清Gal-3、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高于非狭窄组,血清CXCR4水平低于非狭窄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清Gal-3、CXCR4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表达水平是糖尿病足患者介入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Gal-3、CXCR4、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截断值为6.48 ng/mL、2.26 ng/mL、9.93×10~9/L、13.05 mg/L、1.17μg/L时对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依次为血清Gal-3(AUC=0.835)、CXCR4(AUC=0.869)及白细胞计数(AUC=0.751)、C反应蛋白(AUC=0.807)、降钙素原(AUC=0.782),各指标预测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治疗预后AUC均>0.700,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AUC=0.964)高于血清Gal-3、CXCR4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单独预测(Z=2.581、2.204、3.761、3.027,P=0.021、0.024、0.011、0.016)。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血清Gal-3、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高表达,血清CXCR4低表达,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联用对介入治疗的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2025年04期 v.26 500-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疗效及TNF-α、IL-6水平的影响

    李颖;李海平;

    目的 评估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2型糖尿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例)和观察组(n=4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利拉鲁肽联合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炎性因子水平,统计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调控血糖水平、减轻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2025年04期 v.26 506-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 骨科围术期患者血清中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术后感染相关性

    郝立昌;张婷婷;梁骥;

    目的 探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清中白蛋白(albumin, Alb)、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为判断患者术后感染情况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20例骨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出现感染并发症情况分为感染组(n=46例)、正常组(n=374例),分阶段(1~5 d, 6~10 d)监测血清中Alb和CPR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中Alb和CRP水平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患者血清中Alb和CRP水平均正常。术后1~5 d,两组患者Alb水平下降,CRP水平上升;感染组患者CRP水平上升更显著(P<0.001)。术后6~10 d,正常组患者Alb水平升高,CRP水平降低,恢复良好;感染组患者Alb水平下降(P<0.001),CRP水平持续升高(P<0.001),恢复较差。结论 骨科围术期患者血清中Alb和CRP水平变化与术后感染密切相关,可预测不良预后;Alb和CRP水平可作为术后感染的早期预警指标。

    2025年04期 v.26 510-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林业科学

  • 混交格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申礼凤;胡文杰;雷泽雪;邝金杰;赵运星;杨梅;卢中强;

    研究不同格木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为探索合适的格木混交林营建与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以高峰林场11 a生的格木纯林及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格木纯林(PP)、格木×杉木混交林(GS)及格木×降香黄檀混交林(GJ)林下0~20 cm、20~40 cm土层理化性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最适林分。结果显示:1)混交林降低了土壤容重,改善了土壤孔隙度与含水量,其中,GS林分能够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GJ林分改善了0~20 cm土壤的毛管孔隙度。2)混交林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其中,GJ林分提高了土壤pH及0~20 cm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全磷、全钾等养分含量;GS林分提高了0~20 cm硝态氮、速效钾含量及20~40 cm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含量。3)混交改变了土壤化学计量比,2种混交林的C:P与N:P均有所增加,GJ林分降低了0~20 cm土壤的C:N。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各林分的综合得分排名为GJ>GS>PP。综上,混交林能够改善格木林下土壤理化性质,格木×降香黄檀混交林的改善效果最好。

    2025年04期 v.26 514-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 基于SBE-AHP法的南平凤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质量评价

    唐必成;黄梓良;邱雯;危静美;黄华明;

    采用SBE-AHP法对南平凤山森林公园30个植物景观样地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SBE法评价结果中有19个样地的美景度大于0;AHP法评价结果中,Ⅰ级景观有6个,Ⅱ级景观有13个,Ⅲ级景观11个,没有Ⅳ级景观。尽管凤山森林公园的植物群落景观质量达到了中等偏上水平,但高品质的植物群落相对较少。在Ⅰ、Ⅱ级景观中大多为“乔-灌-草”类型,说明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对整体的植物景观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对SBE法和AHP法的评价结果进行Kendall’s W协和系数检验,证明了二者的评价结果呈现高度一致性。个别评价结果的差异揭示了AHP法在重视专家意见的同时,可能忽略了使用者的直接体验;SBE法则更侧重从使用者视角出发,关注直观感受,但评价结果可能不够客观全面。通过引入标准化处理方法,整合各类评价指标,可以有效提升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从而为当前的植物景观评价与优化提供创新路径。

    2025年04期 v.26 521-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工业技术

  • 一种可修调的低温漂高精度片上RC振荡器

    都文和;宋昊洋;韩波;王梦梦;

    针对传统RC振荡器输出频率易受温度与工艺等影响发生漂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40 nm CMOS工艺制作的可修调低温漂高精度片上RC振荡器。该振荡器改善了比较器非理想因素造成的误差,通过基准偏置电路与温度补偿电阻阵列为电容充电提供零温度系数的基准电流,有效降低了温度对输出频率的影响。同时,使用数字修调网络精细修调充电电流,保证了在不同工艺角下RC振荡器的高精度输出。仿真结果表明:该振荡器的典型输出频率为8 MHz,正常工作时,平均电流为70.25μA。在1.8~3.6 V电压范围内,输出频率波动为0.27%;在-25~125℃温度范围内,输出频率波动仅为0.19%,与其他RC振荡器相比,具有良好的电压与温度特性。

    2025年04期 v.26 529-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0K]
  • 基于RecurDyn和Ansys联合仿真的履带推土机终传动结构优化

    张耀娟;董旷;吴梓涵;于春元;刘维维;徐磊;

    为提高平架湿地履带推土机终传动结构的可靠性,分析终传动结构载荷分配原理,根据载荷分配原理,采用单一控制变量法和等比例扩大的设计原则,增大终传动半轴尺寸,达到优化终传动结构的目的。利用SolidWorks和RecurDyn软件创建平架湿地履带推土机终传动结构及整车模型,在高含水量沼泽路面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对比分析优化前、后驱动链轮圆周力变化规律;采用Ansys软件进行静力学仿真,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终传动半轴和大齿圈轮毂危险截面所受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减小大齿圈轮毂和终传动半轴载荷分配比例,使大齿圈轮毂受力减小,增大终传动半轴受力,从而避免终传动结构失效破坏,提高了终传动结构可靠性、车辆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2025年04期 v.26 537-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7K]
  • 基于转矩补偿的模糊分数阶PD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

    金昱岐;刘沛霖;韩俊杰;刘德君;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速度控制存在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难以取得令人满意控制效果的问题,提出基于转矩观测补偿的自适应分数阶PD控制策略,设计了模糊逻辑推理自整定分数阶PD控制器,实现控制器参数在线优化;设计了龙伯格负载转矩观测器,通过将观测到的负载转矩等比例转换为补偿电流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仿真试验结果显示,提出的策略具有较好的动态、静态稳定性及鲁棒性。

    2025年04期 v.26 545-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0K]
  • 绳驱式柔性搜救装置设计与试验

    王小平;王晓昌;李帅;张哲;李海连;罗春阳;

    为解决在地震等灾害形成狭小空间内搜救被困人员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可在地震废墟等狭小空间内搜寻、具有高可靠性的绳驱式柔性搜救装置。对柔性关节中弹簧受力与弯曲关节角、弹簧线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在搭建试验样机的基础上开展弹簧性能试验、绳索摩擦性能试验、绳索耐磨性试验和空间运动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线径为2.3 mm的压缩弹簧在满足关节方向保持的同时所需手柄端握力最小;304包塑钢丝绳的摩擦性能、耐磨性综合表现最佳;该装置具有良好的空间运动能力,且操作省力、方向控制灵活。

    2025年04期 v.26 553-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