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姝彤;侯宗昊;王馨;郭玉苗;赵杰瑞;王一;张若文;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抑制葡萄糖代谢对前列腺癌细胞C4-2和LNCaP凋亡的影响,以期进一步阐明丹参酮ⅡA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C4-2、LNCaP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20、40、60、80μmol/L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处理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选取20、40μmol/L丹参酮ⅡA处理组作为试验组,未处理组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细胞处理24 h后,利用GOPOD氧化酶法检测细胞葡萄糖含量,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ATP含量,比色法检测细胞乳酸产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葡萄糖代谢相关蛋白GLUT1、PKM2、HK2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PARP-1表达水平。结果 MTT试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处理C4-2和LNCaP细胞后,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选取20、40μmol/L进行后续试验。GOPOD氧化酶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丹参酮ⅡA处理24 h后,细胞内葡萄糖含量明显降低(P<0.01);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丹参酮ⅡA处理24 h后,细胞内ATP含量明显降低(P<0.01);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丹参酮ⅡA处理24 h后,细胞内乳酸产率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丹参酮ⅡA处理后,前列腺癌C4-2、LNCaP细胞中GLUT1、PKM2、HK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P<0.01),Bax、PAR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结论 通过体外研究可知,丹参酮ⅡA对前列腺癌C4-2、LNCaP细胞葡萄糖代谢具有抑制作用,可促进前列腺癌C4-2、LNCaP细胞凋亡。
2025年05期 v.26 604-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 刘柠;李彤;赵苗苗;商敬伟;
目的 探讨自噬对慢性脑低灌注(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CCH)加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病程中小胶质细胞极化状态的调控机制,为AD治疗干预提供新的策略。方法 将试验小鼠分为对照组、AD组、AD+CCH组、3-MA治疗组和RAPA治疗组。通过T-迷宫试验评估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自噬(LC3-Ⅰ/Ⅱ、SQSTM1/p62)、炎症及小胶质细胞极化(TNF-α、IL-6、IL-1β、CD16/32、CD163、IL-4、IL-10)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AD组比较,AD+CCH组表现出认知功能显著下降,包括潜伏期显著延长、正确选择率显著降低(P<0.05);与AD+CCH组比较,3-MA治疗组潜伏期缩短、正确选择率及识别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自噬标志物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D组和AD+CCH组中LC3-Ⅱ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SQSTM1/p62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与AD组比较,AD+CCH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胶质细胞极化相关蛋白在AD组和AD+CCH组中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AD组比较,AD+CCH组变化尤为显著(P<0.05);与AD+CCH组比较,3-MA治疗组显著抑制了小胶质细胞极化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CCH加剧了AD中的自噬过度激活。本试验表明,抑制自噬可改善系统功能,减少毒性物质积累,并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影响疾病进程,为AD合并慢性脑低灌注提供以自噬为靶点治疗的理论依据。
2025年05期 v.26 610-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 高兴美;姜珊;安丽萍;徐广宇;郭笑;刘畅;韩笑;
目的 优化龙胆DNA提取方法,建立一种针对龙胆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鉴别方法,快速、准确地鉴别龙胆及其伪品。方法 改良CTAB法提取龙胆及其伪品DNA,设计龙胆特异性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并对龙胆及伪品进行特异物种PCR鉴定和方法学考察。结果 改良CTAB法后,提取的龙胆DNA浓度及纯度显著提高,特异性引物可区分龙胆及其伪品,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为龙胆鉴别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26 616-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 李春燕;毛骞;
目的 探讨炎症指数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中的变化特征,并构建诊断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31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DKD组,其余209例患者为非DKD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行血常规与生化检查,计算各组炎症指数。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使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s回归筛选变量并构建诊断模型,绘制列线图。使用ROC曲线与校准曲线评价模型,利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DKD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数量、NLR、PLR、SII水平及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非DKD组(P<0.05),LMR水平、淋巴细胞数量低于非DKD组(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R、SII水平及高脂血症是DK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MR水平是DKD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与校准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37,截断值、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0.405、0.847、0.743,模型拟合度检验P=0.441(P>0.05),Brier评分为0.151分,模型区分度与拟合度良好。Bootstrap内部验证结果显示,经500次抽样,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较为符合,重复性良好。结论 基于炎症指数建立的DKD诊断模型,对T2DM人群中可能进展为DKD者具有一定预警价值。
2025年05期 v.26 621-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 柴旺;魏爱宣;贾晓静;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后不同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探讨HMCAS对患者侧支循环状态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机械取栓治疗的150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HMCAS情况,将其分为HMCAS阳性组和HMCAS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TOAST分型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HMCAS阳性组患者发病至动脉穿刺时间、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均短于HMCAS阴性组(P<0.001);HMCAS阳性组患者侧支循环良好率显著低于HMCAS阴性组(P=0.001),但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CAS阳性组患者90 d mRS评分显著高于HMCAS阴性组(P<0.001),NIHSS评分显著高于HMCAS阴性组(P<0.001);HMCAS阳性组预后良好率显著低于HMCAS阴性组(P=0.015)。结论 与HMCAS阳性患者比较,HMCAS阴性患者在机械取栓后,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和临床预后情况均相对较好,通过监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HMCAS,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治疗效果。
2025年05期 v.26 626-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 吴海波;李名汉泽;顾佳瑶;郑号;王玉辉;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特征,为AS临床诊疗提供新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选择125例AS患者作为AS组,其中,HLA-B27阳性患者106例,HLA-B27阴性患者19例,随机选取同期12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空腹采集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等指标和细胞因子,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 AS组CD4~+T细胞占比、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NK细胞、NKT细胞占比则低于对照组(P<0.05);AS患者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AS患者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更高,TNF-α和IL-6水平与CD4~+T细胞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与CD4~+T细胞升高相符。HLA-B27阳性与HLA-B27阴性AS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BASDAI指数与CD4~+T细胞占比、CD4~+/CD8~+、IL-6和TNF-α水平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占比、CD4~+/CD8~+,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对AS患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具有临床意义。
2025年05期 v.26 631-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 张聪;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2D-STI)技术对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70例PAH患者作为试验组,分为轻度PAH(A组)、中度PAH(B组)、重度PAH(C组);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利用2D-STI技术记录左心室应变参数,分析评价各参数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AH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无显著性降低(P>0.05);左心室、左心室游离壁、室间隔整体应变(GLS、GRS、GCS)B、C组均低于A组、对照组,C组低于B组(均P<0.05),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基底部峰值旋转(peak basal rotation, PBR)角度及左心室心尖部峰值旋转(peak apical rotation, PAR)角度B组和C组均低于A组和对照组,C组低于B组(均P<0.05),A组PB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心室压力负荷增高将导致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左心室应变参数较LVEF能更早发现左心室功能变化;PBR比其他应变参数更敏感,可早期监测轻度PAH患者左心功能受损情况;2D-STI技术可为PAH患者病情判断、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26 637-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 王卓骥;杨彪;郭建平;孙崎元;
目的 分析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 DBT)在诊断乳腺结构扭曲征象上的优势。方法 选取同时做乳腺DBT及MRI 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影像学特征,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 数据显示,DBT、MRI影像学特征具有相似性,乳腺腺体分类一般都是c型与d型。两组患者腺体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DBT技术,应用MRI检查虽能进一步提高对乳腺结构扭曲病变的诊断,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性诊断乳腺结构扭曲影像学首选技术是DBT,当DBT影像表现不典型时需行乳腺MRI进一步明确诊断。
2025年05期 v.26 642-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 廖芮;曾薇;王熙宇;吴欣桐;
目的 探讨多黏菌素联合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感染患者降素钙原(procalcitonin, 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的影响,并分析其预后。方法 收集MDRAb感染患者共107例,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51例)患者行多黏菌素治疗,观察组(n=56例)患者行多黏菌素联合替加环素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病原菌清除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血清炎症水平(PCT、CRP、WBC)、预后情况(28 d死亡率)。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APACHEⅡ评分相较对照组更低(P<0.05),PCT、CRP、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8 d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黏菌素联合替加环素用于MDRAb感染患者治疗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炎症水平及预后。
2025年05期 v.26 646-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